在所罗门群岛登上“和平方舟”,当地居民:希望和平方舟能再来

在所罗门群岛登上“和平方舟”,当地居民:希望和平方舟能再来

【环球时报记者赴所罗门群岛特派记者 郭媛丹 刘扬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徐巍】当地时间26日上午12时™™,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以下简称医院船)圆满结束对所罗门群岛的访问和医疗服务™™,解缆驶离霍尼亚拉港™™。与抵达之时一样™™,岸上站满了欢送的人群™™,他们内心对医院船的感情变得沉甸甸的™™。对于他们来说™™,能到和平方舟看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医院船访问所罗门群岛并开展医疗服务的第10000名就诊者——8岁小女孩阿莱娜和家人表示™™,希望和平方舟医院船还能再来™™。

抵达霍尼亚拉港的和平方舟医院船(桂江波 摄)

见证和平方舟的“强大魅力”

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医院船于19日至26日在所罗门群岛展开为期七天的访问并开展医疗服务™™。这是医院船首次访问所罗门群岛™™,也是中国海军舰船首次访问该国™™。

所罗门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南部™™。2019年9月™™,中所两国正式建交™™,2023年7月双方正式建立新时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作为我国海军现役舰艇中唯一的制式远洋医院船™™,医院船的航迹遍布三大洋六大洲™™,深受各国老百姓的爱戴™™。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在所罗门群岛采访期间见证了医院船的强大魅力™™。

20日中午12点™™,一进入霍尼亚拉港™™,记者就在蓝色帐篷搭建的候诊区看到了大量当地居民™™,而此刻距离下午1:30开诊还有近1个半小时的时间™™。一位来看牙科的中国人说™™,早上7点半来排队™™,没想到还有更多的患者排在他前面™™,所以下午便更早一些来等待™™。

医院船船长邓强对《环球时报》表示™™,为了遮阳挡雨和提高就诊效率™™,在码头搭建了帐篷™™,设置候诊区和分诊区™™。患者在分诊区做完登记后™™,在引导员的引导下有序登船进行挂号和看诊™™。

医院船海上医院护理部主任席惠君手持对讲机™™,根据就诊人流不时调整患者登船数™™。她介绍说™™,“原本工作计划是早上8点半开始工作™™,但为了患者能快速上船开始诊疗™™,我们提前到早上7点半就开始预问诊和预挂号工作™™。”

就诊患者登船后进入检伤分类区™™,患者可以在这里挂号、抽血等™™。在这里有两块高大的展板™™,上面镶嵌着45个徽章™™,代表医院船到访的45个国家和地区™™,另一处电子屏幕则显示了从2010年和平方舟首次走出国门后的世界航迹™™,以中国浙江舟山为中心™™,如同有生命力树木一般蔓延伸展™™。

邓强回忆说™™,每次停靠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当地老百姓对和平方舟的热爱是相同的™™,并且愈来愈信任™™。”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当地居民玛拉基书正住在船上等待做白内障手术™™,他认为中国的医生和技术都是最好的™™,所以选择来医院船手术™™。

席惠君介绍™™,来医院船就诊的当地民众主要是看一些胃病等慢性病以及眼科、骨科等™™,“南太岛国的天气比较热™™,日晒时间长容易患上眼部疾病™™,挂眼科号的患者很多™™;此外™™,当地患者对口腔科的需求也很高™™。”

医院船海上医院政委任军伟表示™™,所罗门民众的医疗需求很旺盛™™,在7天的医疗服务中™™,共诊疗当地患者10310人次™™,辅助检查5825人次™™,创造了此次“和谐使命-2023”任务单站接诊量最高纪录™™。“为了满足当地对我们的医疗服务需求™™,我们不但在医院船主平台接诊™™,还派出7支医疗分队前出巡诊™™,这也是此次任务中派遣前出分队最多的一个国家™™。”

船上医生与当地民众沟通病情™™。(郭媛丹 摄)

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白色的万吨躯体和醒目的红十字™™,和平方舟的停靠成为霍尼亚拉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登上医院船02甲板™™,眼前展开的是一片忙碌景象: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每一个科室外面都有不少的患者在等待™™,如果不是偶然间能感受船体的晃动和船上随处可见的损管器材™™,会让人忘记这是一艘可以流动的海上医院船™™,以为是一家极具实力的现代化三甲医院™™。

和平方舟医院船无论是外在还是内部都非常干净™™,4000平米的医疗区域内整洁、明亮™™,保持了中国海军舰艇标志性的舰容舰貌™™。邓强说™™,舰容舰貌是外界观察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一扇窗口™™,也反映了中国海军的素质和水平™™。

同时™™,医院船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其设有8间手术室™™,病床266张™™,配备磁控胶囊胃镜、CT机、X光机等200多种2600余台设备™™,检伤分类区、术前准备室、ICU病房等十余个科室™™,可开展普外科、骨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类检查治疗或手术40余种™™。

记者在ICU病房遇到海上医院 ICU病房医生刘耀阳的时候™™,她正在为病人进行诊疗™™。当天共有9名病人住院™™,其中有已经做过手术的患者在留院观察™™,有等待做手术的患者™™,需要把血糖等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之内™™。

刘耀阳监护的一位患者杰米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杰米去年在菲律宾做了左眼白内障手术™™,花费大约相当于8000元人民币™™,这次在医院船由眼科医生吴晋晖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吴晋晖介绍™™,“现在他左眼的视力是0™™.8™™,手术做完后右眼视力恢复到1™™.0™™,所以特别惊喜™™,也非常开心™™。”

此外™™,海上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孙畅当天在门诊做了7例内镜检查™™,其中使用的磁控胶囊胃镜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已经应用于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在内的25个国家™™。孙畅介绍™™,其核心技术涉及精准磁控、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受检者只需随水吞服一颗小胶囊™™,约20分钟即可完成一次全方位胃镜检查™™。“对于申请做这项检查的患者我们需要进行严格评估™™,排除一些禁忌症™™,并符合相关条件才能做磁控胶囊胃镜检查™™。”

孙畅可以使用非常流利的英语与患者进行交流™™,这已经是此次“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新常态™™。此次海上医院共有126名医护人员™™,皆是各单位的精兵强将™™。在诊区内™™,记者看到医生和患者可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遇到不会英语的患者则需要借助当地志愿者进行沟通™™。

但这些医护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出海™™,晕船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海上医院监护室的护士周静从启航之日起就开始晕船™™,航渡期间消耗体力极大™™。但每次一抵达到访国就立刻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对于周静和其他医护人员而言™™,身为一名军人™™,这是职责和使命™™。

船上医生与当地民众沟通病情™™。(郭媛丹 摄)

医院船在当地掀起“中医热”

医院船上不仅有现代化的先进设施™™,还有独有的传统中医门诊包括拔罐、针灸™™,而且还颇受患者欢迎™™,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医热”™™。8月22日™™,中医科为97名当地民众患者诊疗™™,是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以来的最大单日门诊量™™。

一进入中医诊室™™,就看到7张病床上躺满了病人™™。他们有的趴在床上™™,背上拔满了罐™™,有的腿上在不同穴位上扎了针™™,有的在用艾灸熏脚™™。一位当地的中年妇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她的脚疼™™,听说中医很有名也有效™™,就来医院船治疗™™,“感觉很好™™,中国医生很好™™!”她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

海上医院中医科医生王丽娜说™™,患者对中医治疗效果特别满意™™,有的患者来医院船复诊了三次™™,效果特别好™™,而且还要求治疗其他部位的慢性疼痛™™,希望我们能多在所罗门待些日子™™。“在船上的当地志愿者被患者的热情所感染™™,也都要求我们给做治疗™™。”

不仅如此™™,所国当地的一些政要也在船上体验了艾灸治疗关节炎症™™,拔罐治疗颈肩综合征™™。“他们的评价都很高™™。我连续几天接待了5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医护人员™™,有两名护士学会了拔罐™™。”

除了医院船主平台™™,海上医院每天都派出医疗分队赴各社区进行诊疗™™,其中一个社区强烈要求派出中医大夫出诊™™。“一到现场就看到了一支长长的队伍™™,我们立刻开始诊治™™,共为80名患者采用了不同的诊疗手段™™。”虽然疲劳™™,但王丽娜看到病人在疼痛减轻后露出的舒展笑容™™,内心备感欣慰™™。

不仅如此™™,在所罗门群岛期间™™,医院船还派出健康宣教与文化联谊分队赴所罗门群岛与当地居民进行联谊™™,针灸、拔罐等中医手段是小分队的“标配”™™。当中华学校的学生看到中医现场展示拔罐疗法时™™,孩子们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全场沸腾™™,欢呼声一片™™。他们纷纷靠近那位 “背着”数个火罐的临时患者近距离地观察和小心翼翼地触摸™™。有一个小学生亲自做了尝试™™,他觉得很神奇™™。

能到和平方舟看病是一生难得的机会

所罗门当地的媒体《所罗门星报》报道™™,自从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以来™™,每天早上有数百人乘坐公共汽车来到这里™™,一些人在早上6点就等在港口™™,等待医院船上的医疗专家给他们看病™™,对于这些人而言™™,能到和平方舟医院船看病是他们一生难得的机会™™。

船上医生与当地民众沟通病情™™。(郭媛丹 摄)

这“一生难得的机会”甚至可以改变患者的一生™™。30岁的珍妮丝·绍左膝盖疼痛已经疼痛了9年™™,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躺在医院船骨科的病床上准备接受治疗™™。她的丈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去当地医院看了很多次™™,但医院每次都开同样的药™™,却没有什么效果™™。他们从当地媒体上看到医院船来所罗门的消息™™,一大早就来港口排队™™。

针对珍妮丝·绍的情况™™,医院船骨科大夫童文文在初步诊治后表示™™,这是膝关节积液™™,一般见于膝关节滑膜炎™™,首先需要通过B超来确定膝关节内具体的积液量™™,然后采取措施将积液抽出来™™,然后再进行药物治疗™™。“最好是能多次治疗才可以痊愈™™,但今天治疗后也可以大程度减轻她的疼痛感™™。”

有一位23岁的当地患者安吉拉右侧腹痛3个多月™™,在当地医院做增强CT后发现右肾囊肿™™,直径约8cm™™,但当地医院因技术和设备有限™™,无法独立开展此手术™™,遂转到海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所罗门群岛国家转诊医院医生Melly表示™™,这位患者病情太复杂了™™,单靠自身力量很难完成™™。随后海上医院船泌尿外科医生董浩、中国援所罗门医疗队医生肖跃海以及Melly共同协作对安吉拉开展手术™™,手术进行得顺利圆满™™,这是该国首例开展的腹腔镜下超声刀辅助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

“感谢和平方舟上的医生和护士™™,为我进行了成功的手术和精心的护理™™!”这是安吉拉在出院之际写给医院船的感谢信™™,刘耀阳说™™,看到病人痊愈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不仅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一次难得机会™™,对于当地的政要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所罗门群岛的政要纷纷登船参观并进行了体检诊疗™™。

体检内容包括内科、外科等多科室检查™™,涵盖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几大类™™,体检团队两位主检医生汤玮和边琪会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出具详细的中英文体检报告™™,并依据类别进行针对性说明™™。

“一旦体检对象提出申请™™,我们可以对本人的体检报告做出一对一的解读™™,并提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汤玮举例说™™,在所罗门有一位38岁的体检对象™™,体检中空腹血糖高达14™™。本人发现血糖升高5年™™,并且有家族史™™,但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没能及时开始治疗™™。汤玮说™™,“她提出了一对一的申请™™,根据体检结果™™,我帮她制订了口服药结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并且制订了监测和调整方案™™。她对治疗建议和方案特别满意™™,并说希望有机会再见面™™,一定能看到更健康的她™™。”

在医院船停靠汤加的时候™™,应首相邀请™™,边琪对首相的体检报告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详细解读™™,也和首相的私人医生进行了沟通交流™™。“无论是首相本人还是私人医生对我们体检结果和相关建议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海上医院院长常乐表示™™,在向各国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过程中™™,确实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医疗和服务等综合能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的感情™™。“尤其是国家的政要们和医生沟通后会主动提出拍照合影™™,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再见™™。”

记者在医院船的通道中看到了“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标语™™,邓强认为这是对和平方舟最精准的定义™™。“作为一艘医院船™™,和平方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到国家™™,为当地民众带去健康和希望™™,在民众心中播下友谊的种子™™。”

所罗门群岛广播公司报道称™™,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在和平方舟上表示™™,这艘船以“和平”命名™™,这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因此™™,和平方舟不仅拯救了生命™™,还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

更多的信息™™,了解一下 【尊龙网站手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