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袁家界》一文中,重点介绍了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这次只说天门山。
到湖南旅游,看历史必然是马王堆;看文化必然是岳麓山;看水必然是橘子洲和洞庭湖;看风土必然是湘西土苗文化;看山色必然是张家界。而张家界作为“山”的景点代表,必然是袁家界;而飞升之地,必须是天门山。
张家界出名是有原因的——1979年10月,画家吴冠中到湘西采风,被张家界林场的风光深深吸引,写下游记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发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报》上。
我们经常在电脑桌面上看到的著名盘山路72拐,就是在这里了。盘山路是登天门山的c线,在旅游旺季时作为一条备用路线来使用的。走这条盘山路就不用坐索道了。
天门山景区,是天津的一位老板开发的。老板是天津的某村支书,成立了一个天门山的开发公司。天门山的各种设施建设,花费肯定很大,光索道就是不小的开支。
开门山索道有两条,其中之一,从索道下站要经过半小时时间,才能到达天门山顶。另一条也要二十分钟到达天门洞处。
不想爬天门洞999层阶梯,可以买上山扶梯。到达天门洞之后,再向上只有一条路,也是扶梯。扶梯是在天门洞右边的山体中挖出来的。经这两段扶梯上行,要花费半个多小时,工程量也不小了。
在天门洞内看72拐盘山路。落差太大,不敢往下直视。
天门洞内的神兽。据说神兽下面埋了九吨朱砂。朱砂是湘西的特产,到张家界必须购买的当地特产。
从天门洞向下看999道台阶。这里的台阶虽然陡峭,但是比泰山的十八盘要缓一些,并且分五条单行道,两边还有护栏,所以安全是很有保障的。体力好的人可以挑战一下。
台阶左侧的山顶,就是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洞的起飞点了。
翼装飞行起飞处。
这座山峰有一条瀑布,是从山下引水上来而成的一条人工瀑布。瀑布为水,山为土,朱砂为火,天门洞登天梯下端起点处有一个巨大的铜香炉,为金,树为木。这样五行齐全,百灾不生。据导游介绍,做这个风水局之前,天门洞处是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的。
子曰:不可怪力乱神。
山巅看群峰间的云卷云舒,真有波澜壮阔之感。怪不得张养浩把山峰比喻成波浪,有名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天门山顶算是一个大平台吧。
天门山不同于袁家界,这里是有历史古迹的。主要古迹有两处,一为道教传承的灵泉院,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另一处为天门寺。两个建筑一南一北,处于天门山顶的两端。
说来很是神奇,灵泉,就在天门洞的正上方。下面是那么大的一个山洞,上面竟然形成永不干涸的一汪清泉。
翼装飞行起点,西峰顶,俯瞰天门洞。云雾缭绕从天门洞飘出,真有进入仙界的预期了。
天门山顶的东西两侧都有玻璃栈道,各六十米。体验一下就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这种感觉最好的描述了。
求儿洞,很神奇也很灵验的。据说,扔下一颗石子,如果听到一声,就是生儿子,两声是女儿,三声是龙凤胎。
天门寺方丈担任多个寺庙的方丈,是得道高僧。曾发大愿——重修天门寺。
整体来说,山顶还是很平整的。如果不是旅游开发,恐怕这里能整理出一些良田出来。
大山在此裂开一条大缝。
石阵。
据说鬼谷子曾在此修行,天门山关于鬼谷子的景点和传说也不少。无法考证,不多置评了。
到这里,天门山景区就介绍完了。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