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劫难与修复的回味

圆明园劫难与修复的回味



很多人都以为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长春、绮春三个园子组成的™™,即所谓的圆明三园™™;但其实圆明园最盛时™™,是由圆明五园所组成的™™,即:圆明园、长春园、熙春园、绮春园、春熙院™™。

乾嘉时期™™,圆明园建设大体完工™™,其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统归圆明园总管大臣管理™™。因此™™,长春园、绮春园也可视为圆明园的附园™™。嘉庆七年(1802)™™,嘉庆帝把春熙院赐给其四女庄敬固伦公主™™。其后™™,道光二年(1822)™™,道光帝又将熙春园一分为二™™,东半部赐予其三弟绵恺™™,西半部赐予其四弟绵忻™™。“圆明五园”缩小为“圆明三园”™™,所以是先有“圆明五园”™™,后才有今日的“圆明三园”™™。



乾隆皇帝归天后™™,嘉庆帝才真正以皇帝身份入住圆明园™™,同时他也继续修建圆明园™™。嘉庆帝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惩处权臣和珅™™,公布其犯有20大罪状™™,将其在圆明园周围的赐园收回™™,重新分赐给公主和亲王™™。嘉庆帝将营建工程几乎全部集中在绮春园™™。


绮春园原是康熙帝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的赐邸交辉园™™,大约建于康熙末年™™,后来改赐大学士傅恒™™,改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傅恒次子福隆安死后™™,这座园子正式归入御园™™,定名为绮春园™™。


爱新觉罗·胤祥


道光帝是清朝诸帝中最为节俭的君主™™,但我们从他对修建圆明园的态度上却看不到这一点™™。道光时期™™,圆明园里修建了不少戏台™™,也只能以看戏作为难得的休闲和享受了™™。




鸦片战争后的第十个年头(1850)™™,这位节俭一生的道光帝在他偏爱的慎德堂里走完了人生™™。皇四子奕詝继位™™,即咸丰皇帝™™。咸丰帝从父亲那里接手的不再是强盛与富足™™;而是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迫使国家的军费开支猛增™™,经济形势十分困窘™™,想要扩建圆明园恐怕是有心无力™™。更令人心痛的是™™,就在咸丰皇帝登基十年之后™™,圆明园罹遭焚毁大难™™。


大火后的圆明园一景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犯京师™™。咸丰帝退守两难™™,最终打着“北巡”的幌子™™,仓皇从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帝都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英法联军趁机绕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法国侵略军首先攻占圆明园™™,这些侵略者可能祖祖辈辈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和艺术珍品™™,再也不能遏制自己的占有欲™™,大肆抢劫™™,末了还一把火毁了这座经营150年的恢弘宫殿™™。圆明园被毁的第二年初秋™™,这位皇帝带着惊悸和遗憾撒手人寰™™,留下残破的江山交与同治帝和慈禧太后这对孤儿寡母手中™™。


同治重修圆明园时制作的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烫样


同治帝的孝心促使他想重修圆明园™™,以便母后慈禧居住™™。同治十二年(1873)™™,这位年轻的皇帝发布上谕™™,择要重修圆明园™™。此后™™,烫样、看风水、堪舆等各项事宜逐步展开™™,绮春园也就此改名为“万春园”™™。然而™™,众大臣对重修圆明园却微词颇多™™,大学士文祥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财政困难™™,无力筹款™™,奏请停修圆明园™™。此次重建活动最终只好止步于设想和规划™™。


光绪二十二年(1896)™™,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数次来到圆明园™™,再次重新启动圆明园的修复工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再遭浩劫™™,被彻底毁坏™™。


辛亥革命后™™,园内遗存的大量碑刻、石雕、太湖石、砖石、山石、围墙等遗物™™,遭到军阀、官僚、洋人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大规模的拆抢™™。


解放前夕的圆明园已变成一片荒凉的废墟™™。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才得到新生™™。


回归的马首在圆明园展出


圆明园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家园林™™,它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汇集了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工程师™™,不断地加工完善™™,才换来它留载史册的伟大™™。



文章转自: 北京圆明园研究会


温馨提示


【尊龙网站手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