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什么说圆明园与紫禁城是清代互为表里的政治中心?
首先,清代与明朝不同,明朝皇帝遵循汉家帝王的就寝制度(即六寝六宫之制)。其中 皇帝就寝的地方虽有很多处(周礼记载六处。吕氏春秋记载十三处。近人考证明代乾清宫有 龙床27张),并于不同季节分住不同房间,但就寝的房间都很集中,如明朝就在乾清宫。朱 元璋曾定制,帝王除寝宫外不得居于其他地方,以利早朝。有明一代,仅有两代帝王不住乾清宫而惊动朝野。一为武宗,正德二年迁居豹房;二为正德二十一年。嘉靖皇帝以“壬寅宫变”为由迁居西苑永寿宫。所以明朝没有清代庞大的宫殿园林系统。
而清朝皇帝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宫室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雍正到咸丰,五朝皇帝驻跸圆明园的时间,全都超过其宫居紫禁城的时间。具体而言,除去为前朝皇帝服丧的年头之外,雍正平均每年驻园210天。雍正十一年,全年共计355天,胤禛有246天生活在圆明园里,占全年天数的百分之七十。乾隆年均驻园126天(紫禁城宫居时间年均110天)乾隆帝的活动范围较大,除紫禁城、避暑山庄、南巡、东巡等之外,还是园居的时间更长一些。乾隆二十一年,有闰月,全年共393天,乾隆去热河、曲阜等地120日,其余居大内105日,居圆明园168日。嘉庆驻园时间年平均162天(宫居时间年均135天);道光驻园时间年均多达260天(宫居时间年均不足91天);道光三十年,这一年有闰月,他在圆居的时间高达354 天。咸丰在1860年出逃避暑山庄前,驻园7年,年均时间也达217天。
其次,清代的紫禁城其使用率非常低,尤其是象征皇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虽然在建筑上几近高贵和豪华之能事,但它的主要用途是举行大朝会,例如新皇帝登 基,以及皇帝生日、元旦、冬至这三大节曰。再有,就是重要的祭祀活动,如大祀圜丘、方泽,皇帝必先于大内斋戒两日,称“置斋于内”。
清元旦朝贺的内容:包括谒太庙、诣堂子行礼、升殿、进表、行庆贺礼、筵宴。而且元旦的前三日到第九日,即从腊八到正月初六日,其间朝廷封印,停止办公。所以尽管清帝非常喜欢园居,元旦(年初一)前后还是必须要住在紫禁城的。
至于殿试传胪(钦定状元)和许多重大宴会等,原来多在宫内举行,乾嘉以后也多移至圆明园举办。如从雍正初年始,每年上元(正月十五)前后,均要在正大光明举办盛大宴会,赐宴王公大臣,并举办礼乐、摔跤及烟火等活动。乾隆初年起,每年新正必在圆明园举行“上元三宴”,即正月十四日宗亲宴、十五曰朝正外藩宴、十六日廷臣宴。其中,朝正外藩宴是宴赏来京朝贺新正的各族王公、首领及外国来使,大学士、内大臣等也同赴此宴。席间还表演庆隆舞、喜起舞等。每年终,诸藩王、贝勒更藩入朝,以进执瑞之礼……上元日宴于正大光明殿,一品文武大臣皆入座,典甚巨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乾隆帝即在正大光明殿举行初定礼,并宴赏皇子、王公大臣和额驸等人。
乾隆帝八十整寿时,朝鲜、安南、暹罗、琉球、廓尔喀五国遣使朝正庆贺,乾隆帝在圆明园宴请各国使臣。并命人带领游览圆明园。
嘉庆二年,嘉庆皇帝的万寿节,乾隆与嘉庆父子同御正大光明殿,皇帝率皇子及王公大 臣等于太上皇帝前行礼。礼成后,父子同御同乐园赐王公大臣宴。
道光七年,清军平息西北张格尔叛乱。道光帝即在正大光明殿赐宴凯旋将士,并喜成七律曰:“策勋钦至率前章,凯宴秋中御园张……边域安全诸将力,用褒忠勇永流芳。”
咸丰十年,咸丰帝在圆明园庆贺30整寿,并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贺。同年,清廷亦在正大光明殿举行钦定金榜的传胪大典。四月二十四日,咸丰帝于勤政殿召见殿试阅卷大臣,钦定新进士甲第。二十八日,在正大光明殿行传胪礼,颁金榜,一切礼仪均与太和殿同。
其余常朝视事、御门听政、詹翰大考、勾决人犯等例行政务以及重大的外事国务,包括接待葡萄牙、荷兰、英国使臣等,均在圆明园中举行。
四、清朝的皇帝为什么喜欢园居理政呢?
有人说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天人合一的理论;还有人说是满人不适于北京夏天的炎热,追求享乐。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甚准确。其实满洲统治者和我们今人一样都追求一种宜居的生活。另外就是渔猎民族的民族性格,不愿受过多的羁绊和约束,与农耕民族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文化不同。前者是驰骋在马背上,才有安全感,而后者在高墙大院内才有安全感,二者完全不一样。
除了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之外,雍正皇帝的《圆明园记》也道出了其中原委;即圆明园宜居、宜政、宜孝、宜学、宜亲贤、宜观农。
如他在《圆明园记》中写道:
宜宁神受福,少屏烦喧。而风土清佳,惟园居为胜。(宜居)
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晨曦初丽,夏晷方长,召对咨询,频移昼漏,与诸臣相接见之时为多。昼接臣僚,宵披章奏,校文于樨,观射于圃,燕闲斋肃,动作有恒,则法皇考之勤劳也。(宜政)
至若凭栏观稼,临陌占云,望好雨之知时,冀良苗之应候。则农夫勤瘁,墙事艰难,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间也。(宜观农)
春秋佳日,景物芳鲜,禽奏和声,花凝湛露,偶召诸王大臣从容游赏,济以舟楫,饷以果蔬,一体宣情,抒写畅洽,仰观俯察,游泳事宜,万象毕呈,心神怡旷,此则法皇考之亲贤礼下,对时育物也。(宜亲贤)
这在极度封闭,红墙绿瓦黑阴沟的紫禁城中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的。
[作者]
何 瑜